牙齦流血、口氣變重、牙縫變大,這些看似小問題,其實可能是牙周病的警訊。
牙周病不僅會破壞牙齒的支撐結構,嚴重時甚至會讓牙齒提早「退休」。許多人以為牙齒掉了再做假牙就好,但事實上,牙周病若沒有及時治療,會讓口腔條件越來越差,連假牙或植牙都難以穩固。
一、牙周病是什麼?為什麼要治療?
治療牙周病的關鍵目標是去除感染源、抑制細菌生長,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修復與再生受損的牙周組織。如果忽略治療,不僅牙齒無法保存,還會讓之後的假牙、植牙治療成功率下降。

二、怎麼知道自己有牙周病?自我檢查5徵兆
牙周病初期症狀不明顯,但透過以下 5 個徵兆,你可以初步檢視自己的狀況:(一)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:
健康牙齦在刷牙、使用牙線時不會出血,若經常流血,通常是牙周組織發炎的反應。(二)牙齦紅腫或顏色變深:
健康牙齦呈粉紅色且緊貼牙齒,若變成暗紅、紫紅,甚至腫脹,表示血液循環與組織狀態已受影響。(三)牙齦退縮、牙齒看起來變長:
當齒槽骨與牙周韌帶流失,牙齦會跟著萎縮,暴露更多牙根表面。(四)口氣變重或口中有異味:
細菌分解蛋白質產生含硫化合物,會造成持續性的口臭,即使刷牙後仍難改善。(五)牙齒鬆動、牙縫變大或牙齦流膿:
這是牙周病中後期的表現,表示支撐牙齒的骨頭已經明顯流失。信合美提醒您:若符合以上兩項以上,建議盡快安排牙周檢查與治療,因為牙周組織一旦嚴重破壞,恢復難度會大幅增加。
三、誰需要接受牙周病治療?高風險族群一次看
雖然牙周病可發生在任何人身上,但以下族群更容易中招:
- 吸菸者:尼古丁會讓牙齦血流減少,降低免疫反應與修復能力。
- 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佳時,感染與傷口癒合速度會變慢。
- 口腔衛生不良:刷牙不徹底、不使用牙線的人,牙菌斑與牙結石累積更快。
- 家族有牙周病史:遺傳可能影響免疫反應與牙周組織的耐受性。
- 孕婦:荷爾蒙變化可能使牙齦更容易發炎。
- 曾做過植牙或假牙:若清潔不到位,牙周病會影響植體周圍的穩定度。
四、牙周病不同階段的治療方法
牙周病 | 症狀 | 治療 |
---|---|---|
初期(牙齦炎) | 牙齦紅腫、刷牙出血、輕微口臭 |
|
中期(輕中度牙周炎) | 牙齦退縮、牙齦分泌膿液、牙縫變 |
|
晚期(重度牙周炎) | 牙齒鬆動、骨支撐大量流失、咬合困 |
|
FAQ|牙周病治療常見問題
牙周病會好嗎?會不會復發?
答:牙周病在早期可完全控制,但屬於慢性疾病,如果口腔衛生維持不好,可能復發。因此,治療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。
牙周病會影響植牙成功率嗎?
會。牙周病會破壞牙槽骨,影響植體穩定性,因此必須先控制牙周病再植牙。
牙周病初期會有哪些症狀?我該什麼時候就醫?
初期症狀包括刷牙出血、牙齦紅腫、口臭。一旦出現,應立即就醫,越早治療越好。
牙周病只靠洗牙可以治好嗎?
答:初期可透過洗牙改善,中重度則需要深層清潔或手術治療
牙周病會傳染嗎?可以親吻、共用餐具嗎?
答:牙周病細菌可能透過唾液傳播,建議避免共用餐具與親吻,尤其對方有口腔疾病時。
治療過後牙齒變長,是正常的嗎?
答:是的,牙齦退縮後會讓牙齒看起來變長,屬於治療後常見現象。
做完牙周手術後多久能正常吃東西?
答:一般約 1~2 週,需依手術範圍與恢復情況而定。
牙周治療後需要多久追蹤一次?
答:建議每 3~6 個月追蹤一次,確保牙周穩定。
牙周病會影響全身健康嗎?
答:會。研究顯示牙周病與心臟病、中風、糖尿病有關。
我已經做過植牙,還會得牙周病嗎?
答:會,且植體也可能感染,稱為「植體周圍炎」。
牙周手術會不會影響外觀?笑容會變不好看嗎?
答:多數情況不會,但牙齦退縮後牙齒會看起來較長。
我很怕痛,牙周病有比較不會痛的療法嗎?
答:可使用局部麻醉、舒眠鎮靜甚至雷射治療,大幅降低不適。
如果你已經出現牙齦出血、口臭、牙齒鬆動等症狀,請不要再拖延,因為牙周組織一旦流失,越晚治療修復難度就越高。
信合美牙醫診所擁有專業牙周病科醫師、百雷射與顯微鏡輔助治療設備,並使用合法進口、經衛福部認可的再生材料,為每位患者提供客製化的牙周病治療方案。
查看更多:案例分享